
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指称这是中国军队所为。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事变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短短4个多月,中国东北全部被日军占领,3000多万东北父老深陷苦难!
从1931年到1945年,大半中国被践踏在日军的铁蹄之下,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日军从中国掠走钢铁3350万吨,煤炭5.86亿吨。
日军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哀嚎遍地,制造的800平民以上伤亡惨案173件,3500多万同胞伤亡。日军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九一八”,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觉醒日。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八女投江……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
最恶劣的条件,最艰苦的斗争,白山黑水间,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九一八小知识 每年的“九一八”纪念日,响亮的防空警报响彻中国东北。乃至全国
九一八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国耻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拉响防空警报,能够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让大家熟悉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预先警报:在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鸣响,要求人员开始疏散。空袭警报: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鸣响。解除警报: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鸣响。
我们纪念历史,不是为了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给我们国家的人民带来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动力。
《日本论》一书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这就是日寇对待我们的态度。
此刻,又到九一八,我们岂能忘却血泪史!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台历状建筑物——“残历碑”,上面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如同千万个冤魂在呐喊,在呼号,在诉说着那段创痛深刻的历史。每年的这个时刻,沈阳的上空总会响起刺耳的警报。
那不战而败的耻辱穿越了88年的历史烟尘,依然能让今日生活在这个和平国度的人们,感到锥心之痛。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是最为深重的灾难和耻辱。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制造了一件件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一桩桩惨绝人寰的罪孽,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创痛,蒙受了难以尽言的耻辱。
只是,1931年9月18日这天,没有多少中国人意识到国家已是大难临头。
早在这天之前数百年,日本已经着手绘制华夏地图无数,我山川地志、关隘兵要,乃至城镇乡村、田亩水井,均在其图上胸中。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生活。
这是一组沉重的数据,抗战期间:
①日军制造短时间800平民以上被屠戮的惨案超过173起,3500多万同胞伤亡;
②被日军掳掠充当慰安妇的中国妇女超过20万人;
③14年的抗战时间里,大半个中国被日本蹂躏,930余座城池被占领,42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④日本从中国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炭5.86亿吨;
……
一串串数字,触目惊心。
一场场屠杀,惨绝人寰。
一段段回忆,血中带泪。
硝烟远去,国殇难忘;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历史为证,一雪前耻,从来不是空谈和坐论得来的,而是一枪一弹打出来的!
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强后盾。日本帝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嚣张逞凶,充分暴露了近代中国“有国无防”的无奈。
14年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每一寸被铁蹄蹂躏的土地都沾染上了中国军人的热血,每一个被日寇欺压的人民都饱尝委屈与艰辛。
法国有条谚语是这样的:蚕蛹如果只会自己照镜子,永远也不会变成蝴蝶。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如果不会从周遭环境中汲取力量,不会从对比中找到差距,不会在差距中找到动力,那么沉睡的雄狮将一睡不起。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为国死战到底,是昔日先辈的抉择。没有轻而易举的胜利,只有鲜血染红的风采;没有他人施舍的地位,只有搏命得来的尊严。
一个民族若想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支军队若想傲然挺立于世界强手之林,唯有依靠实力、决心和毅志。
这些历史记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今天,尽管“九一八”已经远去,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所有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值得我们永远悼念;抗日战争中所有英勇献身的英烈和为之作出贡献的人们,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不挠斗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一种奋发:警惕!对待恶敌,只有大炮和子弹才是真理!
我们都还记得火遍影院的电影“战狼2”,影片的最后,当冷锋带领的车队穿过交火区时,所有人都扔掉了武器,只有冷锋以臂膀为旗杆,竖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就是凭借这面国旗,交战双方都停止了射击,给予了冷锋车队以安全的保障。其实,那群交火者认可的仅仅是那一面国旗吗?绝对不是!
他们承认和尊重,乃至畏惧的是,那面国旗背后的强盛国家,是捍卫那面国旗的强大军队。
天下至理,唯强不破!
这就是今天我们回望耻辱与伤痛时,必须要铭记的道理。
“世上没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句话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一样值得反思和审视。
今日之幸福安稳,源自于前辈的浴血奋战;明日的大国崛起,源自于军人的执枪戍守。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请不要忘记,国耻源自于脆弱,国强依赖于实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将有将来的大收成。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而未来的路往哪儿走,怎么走,历史终将给我们昭示。
不忘记忆,离不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
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正义、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的记忆。
强国强军!这是时代的召唤,对付贪婪、狡猾、可恨的侵略者,真理只在大炮和子弹的射程内!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这些纪念活动提醒人们,不忘对历史的记忆,才能更好地捍卫正义。
有一句话感触颇深“你不是生在一个安稳和平的世界,而是长在一个和平安定的中国。”有雄心更有实力、有锐气更懂战略。
现在的世界有摩擦、有动荡这些现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机遇就有变数!而中国是一个锐意进取、心怀天下、永不自满、苦练本领的国家,所以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创出属于自己的传奇,当然我们不叫传奇叫做复兴。
半个多世纪前,他们抛家弃子,为保卫祖国山河浴血奋战、挥洒热血。时光匆匆,他们或离我们远去,或渐入风烛残年。


多少男儿浴血中,为我中华一脉同,不忘老兵,向英雄致敬! 
少年强则国强,而如今,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再沉沦,历史已经告诉过我们,一旦沉沦了,我们的人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唯有内心强大的个体,才能完成自我的救赎;唯有内心强大的民族,才能支撑起自己国家的未来。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品格力量,是一个民族迈向复兴的应有之义。
今天,“九一八”,在穿越时空的警报下,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时刻警醒、时刻奋斗。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兰州智信学堂所有师资团队提醒您:今天,让我们向先烈致敬!岁月无疆,英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