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
张老师:
09318437986
18189693238
QQ群:450851989
微信号:18189552022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合作热线:0931-8437986
张老师:18189552022(兰州智信学堂负责人)
张老师:18189693238 甘肃省
陶老师:18894007466 兰州市
柴老师:17793329878 天水市
焦老师:13389456654 金昌,武威
张老师:18393106550 兰州新区
杜老师:15101300097 陇南市
邮箱:2849654010@qq.com
微信号:18189552022
微信公众平台:2849654010@qq.com
网址:www.gsgxrz.com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西街161号(天泽苑)
详细栏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用整体思想认识中国文化
发布时间:18/12/17,来源:,访问次数:2037

用整体思想认识中国文化

□ [法] 汪德迈

       我的研究工作是做中西文化比较,同时研究中国文化的特征。西方文化的基础是神学,西方最重要的书是《圣经》。中国的文化基础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占卜学。占卜学的道理在于演示了相似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由占卜学发展而来的中国思维是关联性思维,而非因果性思维。在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方法上,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怎样用整体思想认识中国文化?在此我以中国历法、中国医学、中国史学和中国文学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中国历法
       中国最早有的历法是千支历,这是很特别的种历法。在中国之外,只有南美古代社会有这种历法。在我看来,南美古代的玛雅文化大概就是从中国来的,这个以后再说。干支历是中国发明的一种特殊的历法,它用60个词标记,循环往复。从我所读过的材料看,中国人对这种历法的使用,从古到今没有断层。董作宾对它做过专门的研究。这个历法的发端,最晚应是殷商时期,大概在殷商以前就已有端倪。现在我们看到的材料只有甲骨文,在甲骨文之前,看不到材料。
       为什么关注历法?历法是人类用来安排活动的法则,所有文化都有历法。历法是依据自然现象编制的文化文本,尤其是天文现象。天文方面可以依靠的自然现象,对人类活动来说,最可用的,是白天与黑夜的交替运行,这就是一天,是“天”的一个单位。此外,是“月”,“月”是需要计量的另一个单位。人类无论聚居何处,拥有何种文化,都要使用“月”的单位编制历法。在“日”与“月”之间,存在第三个计量单位,西方人叫“星期”,中国人叫“旬”。“旬”的计算方法比较简便,可以用两只手来计算。“旬”是一个“月”的三分之一时间。“星期”是一个“月”的四分之一时间,四分之一与三分之一差不多。但为什么中西方的古代文化这样不同?应该找到一种解释。在西方,一“星期”为七天,这是按照天神的意志安排的人类的时间,星期一、星期二等都被认为是神管的。在中国,怎么解释“旬”?“旬”有十天?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神话,另一种是我刚才讲的关联性思维。中国历法中的这个现象与中国最早萌芽的关联性思想有关。
      大家都知道,旬有十日,这个十和十二个干支要合起来计算。神话讲,羲和结婚后,生了十个太阳。常羲结婚后,生了十二个月亮。在每旬的每一天里,都有一个太阳值班,值班的太阳都是羲和的儿子。白天过后是黑夜,一个太阳应该分配一个月亮互相运行。为什么会有十二个月亮呢,十二这个数是代表月亮的。有一次,发生了一场灾难,十个太阳同时跑出来了,人类世界不堪其苦。有一位大神后羿,他开始射太阳,射下来九个,留下一个,世界恢复平静。这完全是神话,但在这个神话的背后,也有理性的思想。有一个材料是《左传》写的,讲到伯瑕,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卜人。他遇到了一件奇事,别人就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奇事?伯瑕就做了一个关于历法配置的回答。伯瑕说,岁、时、日、月、辰都改了,“故以配日十又二月”。他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会有天干配地支?这是因为有“日月之会是谓辰”“子丑配甲乙”,这就是伯瑕讲的天干配地支的道理。
       我想尝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这是由日、月两种天体的运行机械地外推十干和十二支的思维方式。这里有两个系统,十干是第一个系统,十二支是第二个系统,第一个系统与第二个系统结构相同,这里就有关联性思维。怎么分析这个道理呢?第一个系统代表十个太阳跟年的关系,第二个系统代表十二个月跟一年的关系。第一个系统讲太阳的运动,认为太阳比月亮力量大,太阳可以牵引月亮运转,由此推理,十干就可以带动十二支的运转。这种解释当然是假定,因为古人并不知道,其实不是太阳围绕地球在运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在运转,不过古人的关联性思想更有意思。
      中国历法属于中国文化传统,它的解释是神话性的。最早流传的是黄帝的臣子制造历法的神话。有趣的是,在后羿的故事中,后羿射杀了九个太阳,恢复了世界的秩序。后羿是天帝尧的臣子,帝尧在黄帝之后,这里的意思似乎是说,黄帝的神话被后世的历法取代了。尧的历史,后羿的神话,都反映了比较有理性的说法。
       二、中国医学
       中国医学即中医的学问。中医学的基础学说是关联性推理,故成为中国科学之王。中医的基本原理是讲身体内部器官与外界现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关联性的关系,因此比较喜欢关联性推理的中国思想家都很重视中医学。中医学可能是中国学问中发展最好的一门科学。中国也有其他科学,如力学、物理学等,但中国似乎特别喜欢中医学,不少有学问的中国人都懂得中医。西方重视物理学,物理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辅助别的科学的研究。中国也有数学但数学在中国文化中只是一个特殊门类,而不是用来辅助其他科学发展的工具。中国的《易经》是辅助其他科学发展的工具,中医学的基础是占卜学。中医学的关联性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中医学不大研究身体本身、器官本身,而关注身体器官的变化和功能。占卜学就是研究变化的,考虑现在的事情怎么变成将来的事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中医学探究的不仅是身体内部器官之间的关系,或者身体与思想的关系,而且是身体跟所有宇宙万物的关系。中医对于身体器官本身的关注,反而不如对身体器官与外界事物的关联的功能更为关注。在《黄帝内经》的很多章节中,都讲身体器官与四时、五行情绪情感等的关系等,这些关系都是关联性的关系。
      第二,在中医学里,有些功能似乎找不到对应的身体器官,比如所谓的“三焦”,“三焦”有很重要的功能,被广泛地用于针灸理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经络学说之上的,但经络系统至今也没有从人体内找到,但这个学说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我这里有一个图,是医学书里的插图。它不讲器官,而是讲功能,完全是概念性的图,这个图代表了中医学的学说特征。我特别佩服李约瑟,他在这方面很有学问。他说,中医与西医至今未能融合,但中医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现在西方人也没有找到如何用西方科学解释中医的途径。
      三、中国史学
      我不是从事史学专业研究的,我不过注意几个可以证明的观念,主要是理性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从人文科学谈起。
      在中国人文科学中,最重要的是史学,但中国史学跟西方史学的差别很大。中国史学家揭示历史性的现象,跟中医一样,挖掘人的历史、社会变迁与宇宙运行的关系,这与西方的人神合一主义的史学是完全相反的思路,但这也是中国人文科学的一个特点。董仲舒有一段比较有名的话说:“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这种历史观就是从占卜之说来的,中国史学就是由占卜学转化而来的学问,是占卜学为历史学。在这方面,我找来我自己对中国文字的研究作证明。
      你们看,这是中国文字中的“史”字,这是书写的“书”字。我们再来看两个字的历史。“史”字,最古老的意思是一个官员,这个官员是占卜学的专家。你们看这里,这里是一只“手”,“手”里握一只毛笔。为什么有毛笔?因为史官不仅要写字,还要占卜,毛笔也是占卜学的工具。最早有的占卜方法是用甲骨烧制的裂缝显现征兆,这个裂缝很细,不容易看到,就要用颜色涂抹裂缝,这样卜人就能比较容易看到。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民俗学家在中国云南的研究,讲一个民族,用羊骨做占卜,民俗学家说,在羊骨出现裂缝之后,应该用颜色涂抹骨头,用黑灰的颜色,用红色的颜色,都是一样的,不然这个裂缝就看不见。在文字发明之前,也已经有一种毛笔,毛笔的用途是将颜色涂在占卜的骨缝上。
      下面来看“书”字,这个字也是一只手持一支笔。这支笔是向下的,上面所说的“史”字,“笔”是向上的。“史”和“书”的关系,我看很像“考”和“老”的关系。“考”和“老”是《说文解字》中最有代表的篆字。不过《说文解字》并没有解释,因为在《说文解字》的时代,甲骨文的传统几乎看不到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现代考古学不断有新的发现,我是很注意“书”跟“史”的关系的。
       四、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也有关联性思维,其中的对仗修辞法最为突出,因而对仗也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西方文学没有对仗,只有对称。西方的对称完全是句子的形式对称,没有音的对称。中国文学的对仗不同,不但有句子形式的对称,还有句子意义的对称,因此对仗很有力量。中国诗词经常使用对仗的修辞方法,中国散文也如此。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是苏东坡题武昌黄鹤楼的四句联语: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这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不但句型是完全一样的,连“爽气”对“大江”,“西来”对“东去”,“云雾”对“波涛”,“扫开”对“洗尽”,“天地撼”对“古今愁”也都字字讲究,语意对称,这是中国典型的对仗。西方诗人要表达大自然引起的个人感应心情,使用的手法是描写法,而且这种方法只用来传达个人的情感。中国的对仗不同。中国对仗是在大自然中寻找各种关联的关系,包括天跟地、水跟火、“扫开”跟“洗尽”的关系等,都是大自然的各种关系。
       再谈谈《文心雕龙》。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中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他的意思是说,诗人要攀登山峰,他的情感就要弥漫山野;诗人要观望大海,他的意念就要随天风海涛一样波澜翻滚;诗人要取得个人创作的成功,就要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中国的诗人是使自己感应自然,而不是让自然感应自己。这是中国思维的重要特点。总之,我们看中国诗歌与看西方诗歌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文学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我只是从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国关联性思维特点的地方谈谈看法。我的研究对象不是医学、史学和文学本身,而是指出它们之间所共同存在的关联性思想。
       结语
       最后讲结论。我不敢说我研究所有的中国文化,我只讨论了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部分。我从开始有资料的殷商甲骨文时代,直谈到现代中国文化,都在谈它的文化思想特点。我不是说《易经》的占卜学可以直接用来代替现代的新科学,实际上,现代科学已远远超过占卜学的原理和技艺。但也有一些古代思想财富是可以保护的,古代的好的思想方法也是重要的保护对象。比方说,现在西方数学与中国数学都统一化了,但是,法国数学家、美国数学家和俄罗斯数学家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本国本民族利用自己的特点也能发展。现在中国已了解了西方的科学,但中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医学家也可以有自己的别的见解,这样也能对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在历史学方面,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的概念很不一样。我刚才讲到中国文字对于历史的“史”和“书”的解释,西方的history则是另一个意思。History原指“故事”。西方历史学可能源自希腊的希罗多德,他做历史研究的方法就是在古希腊各处搜集故事,尤其关于希腊和波斯的战争的故事,他利用所搜集的故事撰写的著作就是history。中国的“史”学完全不同。中国对历史现象的解释是依靠关联性思想的,中国古代用阴阳五行的办法解释人事国运就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马列主义史学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很快地得到中国学者的认同?其中的原因之一,大概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物质的、辩证的、社会进化论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的讲法比较接近。中国有这样的社会思想基础,中国的历史学者本身也很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我承认马克思主义有重大贡献,但我认为,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很重要,但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通过思想进行,所以我在中国文化研究中特别注意思想。

                            (作者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  
(摘自《新华文摘》2017年第4期)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