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音乐声中,10多名身着盛唐服饰的少女乐师嬉戏打闹,为夜宴准备着节目……近日,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了,这支5分多钟的舞蹈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节目中还穿插了水墨画,展示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 、贾湖骨笛 、簪花仕女图等国宝,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在微博上,#唐宫夜宴#这个话题词已经突破7000万阅读,而节目本身在微博的播放量也达到了千万级别。该节目的火爆,也连带着正月初一那天,河南卫视春晚成为了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 【详细】
如果博物馆的唐俑活了,将会是怎样的魔幻景象?日前,河南牛年春晚舞蹈《唐宫夜宴》将这一奇妙场景搬上舞台。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热捧,迅速登上多个网站热搜榜。
“四海迎春 天下一家——全球共写新春联”活动开展线上直播,本次直播在孔孟故里山东济宁设直播现场。当晚,记者走进孔子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和红色的仿真墙面,一股红红火火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来到孔府春联展厅,只见墙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孔府春联,这些由时光沉淀传承的文字,寄托了大家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记录下了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
书案前,孔子第75代孙、孔子书画院院长孔祥胜正在挥毫泼墨,一副副饱含着浓浓年味儿,寓意吉祥的春联、福字跃然纸上。前来领春联的游客一边排队等候,一边观看书法家们挥毫。 【详细】
博物馆里过大年 品味文化盛宴
欣赏精美文物,品味传统文化。新年伊始,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推出了精彩纷呈的特色大展,为就地过年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假日文化选择。
中国美术馆推出的“美在耕耘”大展展出了上百件美术名家以“牛”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到雕塑、版画等多种艺术门类,从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到奔牛,各种造型集中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牛精神”。
春节期间,国家博物馆有25个展览陪观众过大年。有以牛为主题的“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还有“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等专项特展。 【详细】
“就地过年”观察:文化味“不打折”
范宇斌《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第二个“中国年”,尽管电影院仍受上座率限制,但春节档却连续数日成为“爆款”。
当看电影成为“新年俗”,电影票房与口碑热度“飙升”背后,折射着中国民众更热衷于将文化活动列入“过年清单”,电影之外的文化选项亦精彩纷呈。 【详细】
在红色地标感受火红中国年
今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诞辰。这个春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地标,年味儿也仿佛比往年更浓。春节期间,光明日报记者分赴中共一大纪念馆建设工地、遵义会址纪念馆、安徽凤阳小岗村、深圳莲花山……听革命者的后代、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改革的亲历者讲述他们在红色地标度过的别样中国年。
来自江西上饶的徐正堂是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修缮项目的油漆工。今年春节,是他来上海打工31年来头一次不回家过年。今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工地上的工人们有近半数选择留在本地过年,一来响应“就地过年”倡议,二来确保修缮工程按期完工。 【详细】
此心安处是吾乡!多彩文化活动点亮就地过年幸福感
“一天之内连续看了三部电影,很久没有这么过瘾了。接下来几天,我打算把另外几部电影都‘刷’一遍。”大年初一,留在北京过年的冯先生迫不及待地走进电影院,体验阔别已久的春节档。
就地过年,年味“不打烊”。无论是在电影院里感受震撼人心的光影盛宴,还是在博物馆寻找妙趣横生的“牛文物”,抑或是在线上剧场欣赏平日一票难求的话剧演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成为广受欢迎的新年俗,还为就地过年增添了直抵人心的融融暖意,让这个牛年春节更有年味、人情味、文化味。 【详细】
各族人民幸福吉祥 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春节假期年味浓,家家户户乐融融。新春佳节,超市货源充足,供需两旺;人们线上健身,热火朝天;民俗演出不断,精彩纷呈……各地群众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里感受团圆、庆祝佳节。
春节假期,各地市场粮油肉蛋菜供应充足,居民消费需求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部分物资价格出现回落。以鸡蛋为例,2月15日,36个大中城市鸡蛋零售价格为每斤5.2元,比前期高点回落9%。
“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为保障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督促各地确保资源到位、储备到位、准备到位、监管到位,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