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学教育纳入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必须思考的是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问题。探寻国学教育的目标、课程开发及师资培养三个方面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我们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强化素质教育”,“积极开发国学课程,释放国学教育的发展空间”,“以教师专业化为契机,融国学教育与教师发展之中”,以期对当前学校国学教育的开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学教育,现代教育,课程开发,中小学
自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以来,许多人以振兴传统文化为使命,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衍与传承。90年代以来日益加剧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忽视,促使许多人把目光转移到传统文化上来,希望通过传统文化解决功利主义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学,被视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上述两种力量的推动下,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学与现代教育出现第一次广泛的联姻:高校设立国学教育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全国各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蓬勃开展;中小学校国学校本课程、民间各种形式的国学培训班、国学堂纷纷开设,形成了一股国学教育热潮。
然而,把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国学在嫁接到现代教育中常常会出现互相“排异”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由于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社会遭到激进主义较彻底的批判和打击,至今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国学”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因而对其教育价值不以为然;二、“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固然有不少具有人类永恒价值的东西,但也的确存在与现代社会不尽和谐的成分,加上语言与内容的复杂,对许多人来说,把握起来确实很困难;三、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经典比较适宜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其中许多与现代教学观点不相吻合,还有待进一步转换与改进;四、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主要以道德修养为价值取向的国学教育,与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一时难以融合。
因此,开展国学教育并不是在课程表中增加一门课那样简单,也不仅是转变
一下观念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许多“技术性问题”。当前,国学教育纳入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必须思考的是如何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逐步建立丰富多彩的科学体系,以获得持续、稳定、良性地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这些年国学教育中取得的经验,立足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从国学教育的目的、课程建设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探寻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以期对当前正在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有所启示。。
一、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强化素质教育
对于国学的主体,千百年来,可谓聚讼纷纭:有人认为是以儒家哲学或思想为主体,有人认为是儒道(或儒道释)互补,有人认为是儒法互用,不一而足。而对于国学的价值、内涵的挖掘,先哲圣贤可谓皓首穷经,仍难穷其一二。在此,我们无意研讨国学的内涵,只是想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国学以它博大精深的内涵铸就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深刻影响着我们民族以及生存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国学教育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培养人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现代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当今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尽管它的内涵不断变化,但它最基本的指向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看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说到底都是做人的教育,“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对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因为素质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对人进行教育。”[1]倘若我们能把握好国学与教育目的的契合点,不仅能促使国学教育向理性的回归,而且能为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契合点一:关注生命,完善人格。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首先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其次,人的实现和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格不断完善、道德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自我价值不断体现的过程。在中国传统典籍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类的论述比比皆是。我们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对人的终极关怀始终是教育的一个重大母题。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通过对国学的初步了解,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认识自我实现的途径和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契合点二:强调博爱,追求和谐。关注自身,并不是狭隘的利己主义,与完善自我的过程永相伴随的是“天人合一”,是悲天悯人,是平等和博爱。孔子说“泛爱众”,墨子讲“兼爱”,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在强调一种博爱和关心的精神。可以说,上述二者就是国学在人的问题上的辩证法。国学不是僵死的文化遗产,而是一种大智慧。现代教育需要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和尊严感,但是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博爱教育,关怀教育,感恩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亲近国学,毋如说就是亲近智慧,而这,对于未来的智慧生成,又会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呢?
契合点三:知行合一,努力践行。国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实践,强调在实现个体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孔子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表示的是对行动本身的关注。《弟子规》专列“余力学文”章,里面对“行”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评价,“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而在“士”的精神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更是表露无遗,令人感佩。通过学习国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形成初步的社会角色意识,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世界,协调人际,自我定向,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逐步转变,不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吗?
契合点四:乐观开拓,不断进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中国文化很少原罪意识,而更多的表现出乐观、豁达的胸襟气度和平和从容的潇洒气质。“尽人事,知天命”,“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都是对此极佳的佐证。不仅如此,国学还给我们展示了中国人性格当中的开拓进取意识和面对苦难的刚健之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就表明了这样的意识。而孟子的“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段,就更像中国人面对人生磨难的战斗檄文。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国学教育,在儿童的心中植入进取的意志和平和的心态,是否更有利于他们在将来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呢?而这,应该成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
总之,国学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有丰富的内涵。国学教育作为古老而全新的教育理念,应该把人的生命放进去,应该关注每个个体属人的生存,卸下附加给它挽救民族、重振社会的神圣救赎使命,把传统的柔性光芒投照到个体心灵上,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德行完美、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这应当成为我们研究和实践国学教育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点。
二、积极开发国学课程,释放国学教育的发展空间
教育目的是通过课程与教学实现的。要把国学教育的理念很好地落在实处,必须加强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国学教育只能体现在部分人文学科课程中;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权利分配上进行了较大改革:强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统一;突出了教师的教学权利。这就为国学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了生长空间——既可以体现在国家和地方课程中,更能落实到学校课程中。
任何形式的国学课程设计都必须参照现行教育制度和体系,而不能与之相违背。因此,国学教育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教学形式上都应符合现行教育体制,也应当寻找其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
首先,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促进国学课程的开发。国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学课程开发的前提和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然而,不少开设了国学课程的学校片面地以为国学课程就是让学生“读经”,国学课程资源就是“儒家经典”。[2]有的学校直接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老子》、《庄子》等经典原文拿来直接作为教材使用,表现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以机械背诵为主。这样随意性、零散化地实施国学教育显然是缺乏课程意识的表现。成功的国学课程应当体现“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并且“体现课程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分阶段加以实施。”[3]国学课程资源来源于“国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不只限于儒家学派的《四书》、《五经》,还应有容纳百家的《经》、《史》、《子》、《集》;不但包含中国传统的学术著作,也包括中国民间民俗的文化遗产,如戏剧、琴棋、书画、刺绣、中医、太极、楹联、节庆、古代建筑等;不但有国学的学习内容,也含有学习研究国学的方法。
另一方面,国学课程资源作为一种校本课程资源具有潜隐性,这说明 “它不是现实的课程要素和条件,必须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赋值、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成现实的课程成分和相关条件,发挥课程作用和教育价值” 。[4]它或许隐藏在国定课程之中,或许隐藏在学校的亭台楼阁、书画宣传栏里,或许就在当地民俗民风之间,或许就发生在身边的教学事件当中。一切都需要课程开发者树立课程意识,高度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性,经过科学而严格的筛选和转换,使其符合当代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才能成为有效的国学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国学课程的开发要有开放的视野,将视角伸向日常生活和广阔的社会,并放眼世界。不能将“国学课程资源开发”狭隘地理解为“读经”或“尊孔”;要精选内容,精编教材,选择一些最能反映传统学问、先贤智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源性内容,着眼于现代语境的审视和多元文化的视野,强调内容的可读性、现实性、生活性及趣味性,并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编撰,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到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基本相称的国学教育。例如,重庆市江北区对传统蒙学教材《弟子规》的课程开发,其教材编写就不是以往的原文加注释的文选组合,另外还设计编排了“超级链接”和“做一做”专栏。在第一册总共66则的超级链接中,33则古代,33则现代;国外19则,国内47则;故事题材44则,非故事题材22则。这样的国学课程就充分体现了国学课程意识,更符合教育规律,也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注重与学校常规教学结合,落实国学课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国学”独立出来,在中小学设立作为校本课程的《国学》课,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学校教育科目繁多,学习时间有限,单靠上几节独立设置的“国学”课,是不能真正对学生发挥长效影响的。而我们也不能本末倒置,用“国学”课取代学校其它的常规教学,这就犯了走极端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在基础教育框架体系内单独设置的《国学》课,只是国学教育课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有人指出:“将国学纳入教育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现行教学与课程的底色。”[5]也就是说,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学课程的实施应当坚持国学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实效性的原则,注意协调发展,总体规划,时间安排、教学组织上要通盘考虑、科学运作。既要上好国学课,又要注意其它学科课程的渗透,同时与学校德育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项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使国学教育成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都让学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受到启发,得到对生活、生命和价值的感悟。
比如,国定学科课程中就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国学课程: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数十篇古代的成语故事、神话传说、对联等,还节选了出自《论语》、《孟子》、《后汉书》中的名句,如“言必行,行必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等;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近50篇古诗文课文,60篇课外背诵古诗词,与国学相关的综合性学习9项,教材附录中有关内容包括硬笔书法、书法欣赏、对联知识、中国戏剧等;历史课中有对古代名马、古代钱币、历史人物的介绍;社会课程也包含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古桥建筑的知识;音乐课程中有中国戏剧、古典舞蹈、民族服装,体育课程有中国武术,美术课程有国画、陶艺、刺绣等。这需要教师善于发掘并统整各科国定课程中的国学课程资源,或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国学教育,或将国定国学课程进行校本化,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国学教育效果能事半功倍。
第三,传统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联姻,创发国学教学新形式。国学学习,最经典的方法莫过于多读与多背。在学生最佳记忆时期,熟读、背诵最具有智慧、价值的经典作品,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在生活中自我体悟、内化,形成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年纪大了以后,孩提时代在课本上学过的东西很多都忘记了,但唯独背诵过的一些古诗词耳熟能详。传统方法以记忆和诵读为主,这固然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国学以我国的传统学术为依托,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涉的词语和语句,如果处理不当,只强调背诵,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为了避免国学教育枯燥乏味现象的出现,就要在创新教育形式上多下功夫。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和方法,可以使生涉难懂的国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记诵的同时,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如讲故事、表演、配乐朗诵、影视欣赏等;还可以改传统的“诵读经”为多种形式的“读吟唱”,如编成童谣、儿歌、流行歌曲,与游戏、体操相结合,把单纯的记忆与身心的活动、运动相结合;还可将一些比较生涉难懂的国学内容制作成Flash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连环画,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激发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比如,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讲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时,老师轻点鼠标,在投影仪上就出现了“两小儿辩日”的画面,随后,就用这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回答不出的问题,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不足,要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如此实施“国学”教学,既有气氛的烘托,又有形象生动的动画,还有寓理于事的故事,孩子们并不觉得文言文枯燥,反而其乐融融。
三、以教师专业化为契机,融国学教育与教师发展之中
师资是国学教育的主导因素,直接关系到国学教育的质量和成败。目前,除了个别学科,一般学科教师职前和职后的教育中很少涉及与“国学”有关的内容。可以说,大多数教师的国学素养总体上偏低,成为制约国学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虽然教师基本上都认为国学素养很重要,也认识到自身的国学素养有待于甚至亟待提高,但若只是提倡自学,或单纯进行培训,积极性都是有限的。我们认为,在当前教育情势下,教师国学学习的培训、国学素养的提升、国学教学能力的提高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校本培训应当是最好的方式。培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全员参与,区别对待。教师国学学习培训一定程度上是弥补其求学时的不足,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因此,要将国学知识纳入到整个学校教师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不过,由于经验、经费、时间等方面的因素,全体教师进行相同内容、深度的学习培训尚不太可能。因此也必须研究相应的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案。对于一般教师,可以把国学知识作为通识性知识加以培训,对于直接从事国学课程教学的老师,则应当有更详细的要求。比如根据小学国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素养状况,小学教师国学培训的目标可确立为:对相关作品的熟读会背,准确理解,灵活运用和适当研究。[6]
第二,以教促学,提高效率。培训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展开,必须与其从事的实际工作联系在一起,同时,要采取较为灵活的形式,落实到他们的备课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欲兴教师之学,必先兴学生之学,不必等到教师素养提高了再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与学是相长的,是相互促进的。事实上,现在一些学校正是一边开设国学课一边对教师培训,以教促学,以学导教,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相关素养。
第三,资源利用,形式多样。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长效的培训机制,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国学素质的培训。或者与各大学的中文专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请进来送出去;或者纳入到常规的继续教育中,讲授国学知识,开展专题讲座;或者利用国家教委正在推行的国培计划,有目的地强化国学方面的内容;或者组织教师成立国学研读工作室,自读自研,相互讨论,共同提高;或者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国学知识与教学交流网页,收集以下内容:较好的、适合教师阅读的国学电子读本;疑难字句解答,或请专家在线解答;国学内容的现代解读;个人学习的心得体会;专家讲座视频;相关教学和活动开展情况;国学课堂教学录像;学生、家长和社会反馈等。
第四,行动研究,带动发展。调动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针对国学教育教法、学法、课程开发、教材编制等问题展开横向及纵向的课题研究。在国学教育领域实现国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及各学科教学多领域的互动与整合。使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理解中,在与同事的合作交流中,在自身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中,体会国学教育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从而实现国学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21.
[2] 陶继新.国学校本课程的一枝奇葩[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11-13.
[3] 陈培瑞.浅谈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14.
[4] 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4(4):37.
[5] 张永生.国学在教育中拓宽渠道——访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会长栾传大[J].教育旬刊,2009(10):20.
[6] 张平仁.提升小学教师国学素养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7):81-83.
作者简介: 胡虹丽(1975-),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研究。
文章采自: 中国书院论坛